2025年10月9日,香港与印尼金融市场同步传来关于人民币的重磅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升级版“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当日即依托该安排完成印尼市场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快速衔接,不仅印证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持续升温,更彰显出其国际化进程的坚实步伐。 阅读量:12333
2025年10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与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首单业务落地形成精准呼应。这一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同频共振,并非孤立事件——叠加此前跨境支付基建升级、双边货币合作深化等一系列动态,人民币国际化正以“政策-市场-基建-安全”多维度协同的态势,释放出层次丰富的积极信号,其全球货币功能与地位稳步提升。 阅读量:14134
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办公室主任张子瑾表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布局,按照总行“策划型银行”“批发型银行”“结构型银行”“专业型银行”目标定位,积极发挥在稳增长、调结构、支持外贸发展、实施“走出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大对山西外向型经济市场主体和对外开放领域支持力度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聚焦实体经济的发展。上半年实体经济是否得到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哪些特点?透过金融数据能有哪些发现?来看记者对首席经济学家们的采访。
近期,中国银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调查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与媒体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组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采访团走进江苏、上海,聚焦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科创企业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典型案例,深入调研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金融实践。
数据更能凸显出政策性银行的担当作为,来自进出口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1.8万亿元,在全行境内贷款中占比近一半,新增创3年新高。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5万亿元,在制造业贷款中占比高达80%以上。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支持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策的背后本质是政治,政策性就是政治性”的重要论断,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将支持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致力于打造“外向型制造业银行”特色品牌,以实际行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汽车金融公司监管,引导其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8月11日起施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关于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注册制下提高中介机构债券业务执业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引导中介机构高质量执业,证监会指导证券业协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简称《评价办法》),进一步优化证券公司债券业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债券承销分类监管。
北京往南100多公里,碧波荡漾的白洋淀旁。短短6年,2000多个日夜,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未来之城在华北平原拔地而起,一个奇迹正在这里发生—这就是雄安。
6月末,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的银行,稳居同业首位,较年初净增超6000亿元,增速达20%。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近34%,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及增量保持同业首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